您好!欢迎访问上海量通实业有限公司网站!
全国服务咨询热线:

13501822725

当前位置:首页 > 技术文章 > 粒度测试精度分析

粒度测试精度分析

更新时间:2025-06-18  |  点击率:142
  粒度测试的精度受方法原理、仪器性能、样品特性及操作规范等多重因素影响。以下从精度来源、影响因素、提升方法及典型方法精度对比四个方面系统阐述:
 
  粒度测试精度的核心来源:
 
  方法原理的局限性
 
  激光衍射法:基于米氏散射理论,假设颗粒为球形且均匀分散。对于非球形颗粒(如纤维、片状颗粒)或宽分布样品,理论模型与实际存在偏差,导致精度下降。
 
  动态光散射法(DLS):依赖颗粒布朗运动,对大颗粒(>1μm)或高浓度样品易出现多重散射,影响结果准确性。
 
  图像分析法:依赖颗粒图像清晰度及算法识别能力,对重叠颗粒或透明颗粒的识别精度有限。
 
  仪器性能的差异
 
  分辨率:仪器(如Malvern Mastersizer 3000)的光学系统分辨率更高,可区分更接近的粒径;低端仪器可能将相近粒径合并统计。
 
  重复性:精密仪器(如RSD<1%)的重复性优于普通仪器(RSD>3%),尤其对微小粒径变化更敏感。
 
  检测范围:部分仪器(如电阻法)对特定粒径范围(如0.4-1200μm)精度更高,超出范围时误差增大。
 
  样品特性的干扰
 
  团聚:颗粒团聚会导致测量值偏大,分散性差的样品精度显著降低。
 
  密度与形状:高密度颗粒沉降快,可能被误判为大粒径;非球形颗粒的等效球径计算存在误差。
 
  折射率匹配:激光衍射法需输入颗粒与分散介质的折射率,若参数不匹配,结果偏差可达10%-30%。
扫一扫,关注微信
地址:上海市嘉定区众仁路399号1幢12层B区J8630室 传真:
©2025 上海量通实业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  备案号: